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德国二战科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德国二战科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战德国黑科技有哪些?
“黑”得偏了,而且发展的越来越偏,最后陷入极端的泥潭。
1.***
纳粹德国把爱因斯坦看成是“犹太物理学”的代表人物,所以开展了净化“日耳曼科学”的活动。正是拜***和希姆莱所赐,“曼哈顿计划”得到了三位贡献突出的核物理科学家——德国的爱因斯坦、意大利的费米、匈牙利的西利德,这三个人都是犹太人。而纳粹德国虽然拥有当时世界上一半的量子物理学家,还是连高纯度浓缩铀这一步都没跨过去。
2.火箭
德国的火箭应用技术非常发达,但是局限于战争,而且不管V1还是V2,这货基本上发射后掉哪儿算哪儿,属于没有制导能力的准巡航导弹和准弹道导弹。世界上真正的火箭理论之父其实是俄国人齐奥尔科夫斯基,正因为苏联也是现代火箭技术的故乡,所以战后很长一段时间苏联航天水平远在美国之上。
3.喷气式飞机
英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喷气式飞机鼻祖,因为觉得技术很不成熟,所以英国人并没有贸然把自己1942年就开发出来的喷气式飞机应用于战争,而德国则急吼吼的上了Me262;虽然当时德国已经生产了一千架,但是并没有称霸天空,跑道长、需要特殊燃料、战斗功能难以定性等等使得其又变成了一种曲高和寡的高端鸡肋式武器
4.坦克
纳粹德国后期装甲兵建设简直就是失败的典型案例,虎式虎王无法长距离机动、故障频发、维护麻烦、生产工时惊人,几乎每一条都与现代机械化战争的理念背道而驰,完全就是一种看上去“高级”的废物。豹式稍微强一点儿,但也是未摆脱德国传统的苏俄山寨货。德国人执拗坚持的那种交错式排列负重轮坦克底盘确实很有特色,却亦是坦克维护人员的噩梦。
我们可以看到,哪怕德国就不败,按照他们的军事科技理念一直走下去,他们也会越走越邪性;到最后,根本就无法与冷战时美苏那突飞猛进的军事技术成果相抗衡。
二战中的德国科技到了什么地步?他们有能力在南极地下建基地吗?
二战后期德军虽然被同盟国揍到无条件投降,不过有意思的是,战到后期的德国好像开挂了,一大批跨时代末日武器在短期内陆续登场。如:飞碟、喷气式战机、V1/V2飞弹、银鸟空天轰炸机等,除了让对手震惊还是震惊。有一部《钢铁苍穹》电影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二战德国在1945年投降之前,在位于南极的太空基地将一支纳粹兵团送上月球,并在那里建立起庞大的军事基地,准备在未来的2018年反攻地球。
虽然这只是一部科幻黑色喜剧,不过也是很多人乐于追捧,原因很简单。基于对二战德国末日武器的认知,即然能造出那么多跨时代先进装备,搞不好德国人受到外星人的特别关照,提前获得很多未来科技也未可知。因此不说建个月球基地,只要实现前半部分在南极建个基地应该不过份。
一种流行说法是包括科学家、军事部队、建筑师和工人在内的德国部队,在战败前乘坐“碟形飞行器”和U型潜艇,逃至南极并建立起秘密的地下军事基地。
先不说有没有飞碟或U艇运输的真实性,以南极的气候条件想要在冰层下建立起可供成千上万人长期生活居住的条件,而且还不能被外界探测到,基本就是空想。二战德国对于南极的兴趣其实不是入住,而是“捕鲸”。
鲸油是当时生产人造黄油和肥皂最重要的原料,为此德国不得不每年从挪威进口约20万吨左右鲸油。而挪威在南极的捕鲸站使一些官员格外眼红,于是便通过戈林等人向小胡子建议在南极建立德国捕鲸站。事实上,德国前期对南极有过远征,不过都是基于探测了解,后期由于战局的影响已无力远征,以讹转讹就成了德军在南极建造地下基地的传说。
1938至1939年,德国派遣“施瓦本”号赴南极探险,这也被传为建立南极基地的前哨行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国二战科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德国二战科技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