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中大校长罗俊卸任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中山大学罗俊卸任校长了,他原来是华科物理院士,自从罗俊去中山大学做校长、好像中大对罗俊评价不是很好,原因是罗俊的格局与一般师生的格局是不一样的,一校之长需要考虑学校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而一般师生只重当下。改革就意味着某些人利益受损。
罗俊属于战略型校长,其工作需要一点时间兑现,任何改革都需要极大的魄力,正所谓不破不立,不打破旧体系,就没有新未来。
中大以前发展太温吞了,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但是居然发展缓慢,完全跟不上珠三角经济发展速度。珠三角以前似乎并不重视教育,可能是地处改开最前沿,不需要怎么用力就财源滚滚吧,但是未来得比拼科技创新了。
罗俊对中大的意义,5-10年会逐渐显现。所以罗俊卸任中大校长才会引起轰动的!
恐怕你是误会了吧?哪里轰动了?是出了大新闻还是促成了大讨论?都没有呀!
或者说,你说的轰动,其实基本是在中山大学利益相关的群体里轰动,也就是中大在校学生、老师以及一部分校友关注,其他人根本不关心呀。你主观上觉得挺轰动,可是说白了,罗卸任基本就是到了年龄正常换届。
罗校长在任期间的很多事情确实挺轰动的,比如一个学期21周之类的。但是,也就基本是在中山大学利益相关的群体里多了些关注。你看过全社会关注过中山大学发生啥事儿吗?
可以说,罗校长卸任所引起的关注,还不如去年疫情期间中山大学某学院老师成为优秀时间管理者来的多,也不如当时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张教授***引起的关注多。
所以,大学校长换届,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褒,有人贬,实属正常。至于轰动,那是谈不上的。
中山大学换帅,年过65岁的罗俊院士在担任校长七年之后不再担任校长职务。
罗俊院士曾经在华科防空洞进行引力研究,后又主导创建了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为华科物理学科的突飞猛进作出了引领性贡献。
在中大,全身心投入学校改革发展事业,倡导加强理工科建设,精准医学中心建设,特别是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大刀阔斧改革校区建设,发展三校区五校园。
中大陈春声书记评价罗俊院士“为近年学校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引领性贡献,在中大校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他的痕迹”。
也许罗俊院士经常被喷,所以他的卸任才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但据网友说,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下油光满面,不学无术的行政官僚。事实上罗俊在任期间体现得非常精明强干。罗俊院士主政中大的六年间从来不说空话,不搞虚头八脑的表面功夫,敢想敢干,据说还经常冲在行政与学术的第一线,堪称实干派的模范。但他在改革过程中可能缺乏人文精神与关怀,过于独断冲动,以至于给部分师生造成了不好的体验。
恭喜罗俊大学校长罗俊退休,中山大学迎来了新校长高松。
罗俊属于战略性校长,在中山大学的改革效果需要一点时间兑现,且任何改革都需要极大的魄力,正所谓不破不立,不打破旧体系,就没有新未来。改革本质上就是重新分配利益,有人获益,也一定有人吃亏。利益受小损的人,对改革有微词,利益受大损的人,视改革如洪水猛兽。
罗校长不是完美的,他领导下的改革也肯定不是完美的,有不同的声音很正常。一个不顾一切的改革派,后人对他的评价,或是居功至伟,或是千古罪人,会存在很大的争议,只能交给时间了。
学术圈确实轰动!除了大刀阔斧的土建外,罗校长还牵头进行了诸多改革:岭南学院停止召MBA、每学期学期20周改为21周、寝室四人间改六人间、砍专业(社工等一流专业)、深圳校区没建好就招人、社团改革(缩减社团活动)、排课规则修改(有的大四在外地实习的学生得打飞的回去上课)、研究生毕业典礼取消等备受诟病,但是才引进力度真的很大,为中大也争取来好多经费。还是那句话要客观的评价罗俊校长,须待几年或几十年以后。
华中科技大学能调专业吗?
华中科技大学 转专业不好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转专业、转学:(一)学生确有特长,转专业、转学更能发挥其特长的; (二)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诊断确认,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或其他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习的;(三)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或不转学则无法继续学习的;(四)本科学生学习确有困难,要求转入专科学习的; (五)根据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学校认为确实有必要调整少量学生专业的。
哪些条件不得转学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般不得转专业、转学: (一)由一般院校转入重点院校(包括省级重点院校); (二)由专科转入本科或“专升本”; (三)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 (四)对口招生转入统招,或虽同属对口招生但入学考试科目不一致者; (五)实行学年制的,本科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或专科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者; (六)学科跨度较大者; (七)高考分数低于拟转入专业当年最低录取分数线者; (八)停学保留学籍、休学期间或退学试读的。
热动不是很清楚。光电有中法班,电气有中英班,大一上的时候考个试,成绩差不多的,大一下就能进,基本上全都能录,除非是成绩差得离谱的,要交管理费36000块。光电除了中法班以外,还可以转普通班,不用交36000,但考试的录取比例会比较低。而电气只能转中英班,也就是说36000必须要交。进入光电中法班的可以申请(也可以不申请,继续留在华科)3+2项目(貌似是这么说的,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你再查一下),三年在华科,之后在法国,拿两边的学位和毕业证。学费不知道怎么算。进入电气中英班的可以申请(也可以不申请)2+2或者3+1项目,两年或者三年在华科,两年或一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毕业拿两边学位和毕业证。在英国的学费给25%的折扣,也就是***0英镑(还是10580来着,不是很记得,反正在10000镑到11000镑之间)。英镑兑人民币汇率大概是9.5到10.5之间。在英国期间仍需要交华科学费5850+保险费10,不用交住宿费,一共5860元人民币。中法班和中英班的课程比本专业的普通班多了外教口语课(一周两节)和雅思科,其他课程完全一样。另外,特殊情况开学之前找副校长批条也能转。总之,就算不批条,给钱进中法班或中英班也肯定能转,但都要等到大一下学期才能到新专业。
能调专业。大学调专业不是想当然就调的,每个高考生都是在高考时填报志愿的,但是由于某种原因有的学生想要调专业,首先大一时的成绩必须是在考试人数的5%以内,并且本人通过申请才可能调专业,调完专业后成绩必须达到优异才行,否则退回!
31所副部级大学又该如何排名?985和双一流高校有何明显优势?
我们经常看到某大学介绍中会出现“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大学”的字样,感觉有这个名称的话特别高大上,的确,凡是属于副部级建制的大学都是985、双一流,是我国实力最好的大学。那么什么是“副部级”建制呢?即指部分中央直接管理的高校,这些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职务是副部级,因此称为副部级建制大学。我国共有39所985大学,其中有7所不是副部级建制(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还有国防科技大学为军校,属于副大军区级,其他31所大学均为副部级建制重点大学。至于说这31所大学又该如何排名,这个要看按什么标准了。
一、如果主要依据上海软科高考生源质量得分排名的话,具体情况如下,敬请参考截图。
二、如果是按照学科评估结果来看的话,因为都是985大学,我们还是看一下按照A类学科的数量来排序结果吧,具体情况请看下面的数据汇总(数据为自己汇总,如有疏漏,敬请谅解)。
三、985大学都是双一流,都有一流学科,如果按照学科数量来排名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北京大学(41)、清华大学(34)、浙江大学(18)、复旦大学(17)、上海交大(17)、南京大学(15)、中国人民大学(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中山大学(11)、北京师范大学(11)、东南大学(11)、武汉大学(10)、中国农业大学(9)、华中科技大学(8)、西安交大(8)、[_a***_]工业大学(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同济大学(7)、四川大学(6)、吉林大学(5)、南开大学(5)、厦门大学(5)、天津大学(4)、中南大学(4)、兰州大学(4)、北京理工大学(3)、重庆大学(3)、西北工业大学(2)、山东大学(2)、西北农林科技(1)、大连理工大学(1)。
至于说985和双一流大学有什么优势,我想最主要的是政策和科研经费的支持吧,当然也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和生源质量保证等。一所大学没有财力支撑,我想要想快速发展肯定会捉襟见肘,这985和双一流大学在这方面应该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副部级大学,***比较多,还是按招生质量,科研水平,师资力量,学校规模,毕业人才竞争力等因素来考虑。985讲综合实力,双一流未来突出特色专业,目前985院校都是双一流
31所副部级大学该如何排名
据书生所知,31所副部级高校,在过去都是985高校;现在,也都是双一流高校,而且都是双一流A类高校。
在书生看来,要细分出这31所高校真正的高低,对大多数人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如果一定要分个高低,书生觉得,可以考虑以下几种:
以取得副部级待遇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分:
这31所大学并不是一起取得这种资格的,实际上,分为三批:
首批(1992年)入选副部级大学的高校一共有13所: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医科大学(后和北京大学合并)、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二批(2000年)新增入选副部级大学的高校一共有7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三批(2003年)新增入选副部级大学的高校一共有11所:
中国的大学行政化,不利于学术研究和学校的发展。成天去争级别待遇,哪有心思放在教学与科研上!没有差异,各自都在盲目上规模,重数据,轻质量!大象就大,它有狮子,老虎灵活,厉害吗?!不要太看重表面上的东西,应该从长远发展考虑。短视行为最终会付出代价的!
在我国的39所985大学中有31所副部级大学,而这31所副部级大学都是我国最顶尖的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副大军区级)
那么这31副部级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不参与排名)该如何排名呢?
我国副部级大学分布18个省,北京,上海数量最多,根据中国大学校友会网发布的2018中国副部级大学排名中,可以看出副部级大学最新实力。
985大学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有哪些优势
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最终确定有147所,所有的985,211高校均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在经费给予,项目研究,学科建设上都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双一流大学的在生源质量上也会有所提高。同时在教师科研队伍上也会有很大提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