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码单反风光摄影技巧教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数码单反风光摄影技巧教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单反相机怎么拍流云和车流视频?有哪些技巧?
原理:拍摄流云或者车流,最重要的就是表达流动的动感!那么想要云和车流有动感,那么就需要长曝光,长曝光最重要的参数当然就是曝光时长啦!所以围绕快门速度来拍摄!
操作:拍长曝光都需要固定机位,所以我们需要三脚架。
在白天的时候我们还需要nd镜(中灰密度镜)来延长快门速度,一般nd1000(10档减光)是比较实用的,可以将快门速度减慢1000倍。
在风比较大的天气里(云飘的比较快),架好三脚架,光圈设置小一点,装上nd镜,拍个几十秒试云有没有丝滑的感觉,没有的话就用快门线拍个几分钟再试试,如果还没有那就几分钟的快门速度多拍几张,后期用ps堆栈合成。
参数是死的,环境是变化的。通过原理多试试就好了。车流也一样,流水也一样。
这张照片是我家乡,为了拍这张夜色下的宝塔和车流,我前后拍了3次(3天)才成功,而这三次又不是连续的三天,是等待大雨过后的三天,为什么要等大雨过后呢?因为现在大气污染严重,只有雷雨过后才把空气洗干净了,才拍得出清晰的风景图片,所以这张照片一共等了拍,拍了等,搞了个把月才拍出现在这幅我满意的作品。说一下拍摄难度,首先要等太阳落山到天色黑定的那五分中内,拍早了天空与地面光比过大,曝光会反差相当大,天空会曝光过度,地面会曝光不足,拍晚了天空一片黑,没有晚霞没有云朵没有层次没有蓝色的夜空,所以必须卡好时机;再说相机设置,光圈从最小挡收二档是镜头的黄金光圈,大概F8左右,光圈大了没有了路灯的星星光,光圈太小了曝光时间就要的过长车流不好掌握,汽车的灯画出的画就容易乱,不美。这幅作品速度是用的M门20秒,还有就是要用重一点的三角架,不然20秒时间内一点点风动,画面就不清晰变成双影了。好了,先就说这点体会吧!
单反相机拍流云和车流***,我觉得拍延时***是再好不过了。
1.拍流云,首先要找好位置,看好时机。
首先,拍流云要有云啊,而且是运动速度相对明显的云,如果拍摄地几乎是万里无云的晴朗天气那就没法拍了。另外,要下雨的那种乌云密布也不适合,一方面背景与云层变化不明显,另一方面为器材安全与人身安全考虑,随时可能下雨。
一般来说,拍流云可以选择高山或者高楼有云雾的环境,用高山或高楼当作静止的参照物,能更好地将云的流动反衬出来。当然,以蓝天为背景拍流云也可以,不过有静止的对比参照物,我个人觉得会更好。
2.拍车流,高机位,选时机
高机位能将更多的车流与道路纳入镜头中,有利于表现车流量,一般来说选择车流量较多的路口或者十字路拍摄可以表现出车流量的变化。
此外,拍摄时间也是重要的考量,一方面要注意光线变化与曝光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考虑车流量变化。比如拍摄时间选择在车流早晚高峰之前一些,可以对比表现车流由少到多。或者红灯前后对比,有利于表现车流的变化与动静的对比。
3.拍摄注意
拍摄延时***当然是相机要有延时摄影功能,有些相机可以直接生成***,有些通过后期制作成***。
使用三脚架是拍摄延时***的必备设备,此外选择合适的镜头与拍摄地点也很重要。
拍摄时间和地点与曝光设置息息相关,如有必要,需要使用减光镜,比如白天光线过于强烈。
光圈大小合适,一般来说为了画面更为清晰,相对来说建议使用减小光圈,f8-f11为常见设置,但具体视情况而定。
欢迎关注与评论,一起交流学习摄影,我是摄影零距离
常用来拍摄表现车轨、流水、星空等题材,一般需要连续拍摄多张,甚至上百张,再结合后期堆栈与蒙版合成技术实现高画质的效果,而拍摄每张照片之间的间隔时间,会在极大程度上改变画面最终的视觉效果。
关于间隔拍摄各方面参数参考
1.星轨 高iso 最大光圈 30s/张 拍摄1000张以上 间隔1-3s
2.水流 低iso 小光圈(F11-16) 拍摄50张以上 间隔1-3s
3.车轨 iso200 小光圈(F8-11) 曝光15-20s 拍摄张数视行驶轨迹而定 间隔0-1s
4.流云 低iso 小光圈(F11-16) 拍摄50张以上 间隔5-15s
5.降噪 正常拍摄5-10张即可,间隔根据情况而定。
有几点需要格外注意
1.相机间隔时间的长度不能小于单次曝光时长,快门间隔时长INTVL也有应该大于等于4s。因为相机启动快门、关闭快门,都有4-5s的接收信号的准备过程。
这里也是该功能设计的不够人性化的一点,需要各位摄友多多注意,但索尼的相机这点做的就比较好,当曝光时间长于间隔时间时,是无法进行设置的。
刚好手头上有一张前几年拍的流云,制作成了GIF格式的图片。就这张图我直接讲我拍的过程好了。第一,选点构图。第二,相机设置。这个环节里面我把相机设置成m档。图片格式为原始格式。定时拍摄。第三,后期制作。原始格式批量调图。直接PS里面生成***或者GIF格式图片。分享完毕。
单反相机照风景怎么对焦,我想把所有看见的都照清晰,参数该怎么调试?
题主的想法也是许多刚入坑的发烧友的想法。但对镜头而言,它只能说臣妾做不到啊。
任何镜头它只能对一个特定的距离上的对象完全聚焦,在这对象的前后有限范围内的其它对象只能呈现说得过去的聚焦效果,这叫景深,这景深与镜头焦距长度成反比(焦距越长的镜头景深越浅,焦距越短景深越深);与摄影所设定的光圈大小成反比(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基于这个原理,人们发明了超焦距摄影法。简述如下:
1.选择焦距较短的镜头。比如24mm、28mm,当然再短点更好。
2.设定较小的光圈,比如f16或f11。
3.选择景深范围,比如从2米到无穷远。你把焦点聚焦在2米的两倍:4米处。那么从2米到无穷远范围的对象都在景深之内。当然此时真正清晰的是4米前后的景物,其他的景物的清晣度都在可接受的(景深)范围之内。
***如超焦距的清晣度仍然达不到你的苛求,那只好求助后期的堆栈技术了。
当你取好景物构图之后。你把你想要清晰的每一组景物各自对焦拍照一张,想要几组景物清晰就拍几张。拍照期间,相机在三脚架上固定不动。也就是说各张照片的构图完全一样,只不过是对焦点不同。回家后把照片导入photoshop后用堆栈工具混合图层即可。ps能实现你的全景深梦,谢谢伟大的新科技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码单反风光摄影技巧教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码单反风光摄影技巧教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