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骄数码科技平台

数码钢琴教学小课堂笔记,数码钢琴教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码钢琴教学小课堂笔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数码钢琴教学小课堂笔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钢琴88键和73键有什么区别?
  2. 数码钢琴是什么?
  3. 电钢琴入门难吗?初学者应该怎样学?

钢琴88键和73键有什么区别?

电子琴88键与76键、61键,除了键盘数量,其他没什么不同的。键多少决定了音域宽度,刚开始用61~76键的都行。电子琴初学者使用的电子琴一般为61键,各琴行中这种电子琴占多数。

普通电子琴61键的比88键高音、低音各少量一个八度,有很多音弹不出来,但是它对于表现一般大多数的作品足够了,可以通过事先升降音域、切换注册记忆解决。一般流行歌曲的编配61键就好,编曲键盘最好有73或者76键。61键主要是便携和适合演奏弦乐、风琴、电子音色等,想弹钢琴曲最好还是88键的,但是它们的钢琴音色也不是非常好,不如买个电钢88键。

数码钢琴教学小课堂笔记,数码钢琴教学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除了音域宽广的几个乐器音色外(管风琴,钢琴,提琴……),61键的范围已经能囊括很多乐器的音域了,很少乐器的音域会超出61键的未进行过任何升降的音域的。再者,即便有些乐器音域超过这个范围,但那些超高音和超低音又不常用。电子琴本意就只是借鉴了钢琴键盘,又不是钢琴的替代品,在便携性和合理性上做出合理的键数选择是对的——61键既便携又能演奏绝大多数曲子(一些钢琴曲除外)。另外,电子琴一般都能升降八度,这在一定范围又相当于扩展了音域。

儿童学琴很高的比例是考级作品集。以中音协钢琴考级书为例,看看音符超出了61个键的几种应对办法。

1:只需要事先调高八度或调低八度就可以不出界。

数码钢琴教学小课堂笔记,数码钢琴教学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只需要演奏过程中抽空简单地用手切换注册记忆,使其调高八度或调低八度,即可不丢音符。

3:需要在演奏中多切换几次注册记忆或用脚踏板换音色,可保证不丢音符(复杂)。

数码钢琴是什么?

数码钢琴就是电钢琴,要通电才能用的钢琴。

数码钢琴教学小课堂笔记,数码钢琴教学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数码钢琴比传统机械钢琴多了许多"数码"特有的功能。数码钢琴用数码技术(脉冲编码调制技术)代替模拟技术,使其不仅实现对传统钢琴的逼真模仿,具有机械钢琴的全部功能,还具有独特的多种音色、存贮记忆、变调、混音、节拍器功能,并有MIDI接口耳机(接上后弹奏时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尤其适合于练习者)、话筒接口等,实现了钢琴传统技术与现代高科技的结合。

电钢琴入门难吗?初学者应该怎样学?

电钢琴就是电子钢琴,也称数码钢琴;键盘跟传统钢琴一抹一样,手感也区别不大(市场上杂牌劣质产品除外);所以学习电钢琴和钢琴原则上是没有区别的;

初学者建议先找个钢琴老师入门,例如手型,放松,指法培养,看谱技巧等;有一定基础后,纯属***的话可以自学了,自学必须要有强大的自制力,不能偷懒,否则浪费时间金钱,也给生活带来不了色彩

教材原则上传统钢琴的教材都适用,一般是指法练习、练习曲、钢琴曲演奏这些书都要学,不一定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基本上每一项都要练习一定的量,才能称得上会弹琴。

首先明白钢琴和电钢的区别吗?

其次一千的和一万多的电钢区别有明白吗?

再讲传统钢琴和电钢的用途区别,音***别!

电钢我觉得用来上台演奏和玩乐队最适合,钢琴用来练习和玩高技巧音乐。反正最贵的琴绝对是传统钢琴,比如听说过上百万以上的斯坦威,但没听过上百万的电钢!

几万的电钢触感再牛x也不能跟传统钢琴比,既然你是选择玩电钢,还不如老老实实从传统钢琴玩起,对你的技巧只有帮助!

传统钢琴的轻重音变化,可以说是无极的,你心中有什么感觉,只要你拥有相关技能总可以完美展示,而电钢却有人为设置,再细腻的力度反馈总有一个边缘值!另外电钢音色再好,也是通过传统钢琴音色***样修饰的,所以我觉得传统钢琴就是老祖宗,而且屹立不倒的那种祖宗!

但是电钢搬运方便,便携式的电钢也就那么几十斤,户外演出直接一根6.3的公对公就可以输入进大箱子,音量要多大就有多大。在现场搞乐队那种吵闹闹的声音环境下电钢绝对是一股清流,另外电钢还可以变换一定的音色,虽然没有键盘合成器那么牛逼,但总可以比传统钢琴玩的花样多些!

总之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根据不同情况去使用。没有谁更好,没有谁更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码钢琴教学小课堂笔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码钢琴教学小课堂笔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scmtw.com/post/16000.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